一、专业简介
随着“文化+旅游+科技”融合不断深化,国家对数智文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数智文旅与服务教育微专业作为新工科与产业协同的重要载体,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致力于培养具有产业洞察力和技术实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响应国家“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的前沿交叉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应用。本专业依托沧州师范学院商学院优质教学资源,联合沧州市文旅局、旅游协会及20余家京津冀文旅企业,打造“技术+服务”双核驱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教协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具备智慧景区运营、文旅大数据分析、数字产品设计等核心能力的行业急需人才。
二、培养目标
数智文旅与服务教育微专业依托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面向未来文化和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开设。专业以“数智赋能文旅,融合驱动创新”为核心理念,立足新文科建设要求,通过“学科交叉、产教协同、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适应文旅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文化旅游产业基础理论与方法,熟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文旅营销、服务管理、运营优化等场景的应用,具备跨学科思维、创新设计能力以及解决复杂文旅实践问题的综合素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胜任文旅数字化运营、智能体验产品设计、文旅大数据分析、智慧景区管理等岗位,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招生人数及报名条件
(1)招生对象:全校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
(2)招生人数:30人及以上
(3)报名条件:学有余力,具备跨学科学习兴趣;有创新意识或项目实践经历者优先
四、课程设置

五、课程简介
1.《文旅场景综合项目实践》
课程负责人:李洪维、李学松
课程简介:是一门以真实产业问题为核心的跨学科实战课程。学生将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深入参与智慧景区规划、沉浸式体验设计、文旅大数据分析与数字内容开发等前沿领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整合技术应用与运营管理的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项目全流程设计与实施技能,为未来从事数字文旅产品经理、智慧景区运营等高端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2.《文旅服务设计与创新》
课程负责人:孙洪杰、邓倩倩
课程简介:课程聚焦于用户体验导向的文旅服务系统化设计与创新方法。课程涵盖服务蓝图绘制、用户旅程分析、体验触点设计以及文化IP转化等核心内容,结合数字化工具与跨界思维,培养学生设计可持续、高体验感的文旅服务解决方案。通过案例研讨与项目实践,学生将掌握从需求洞察到服务落地的全流程能力,为未来在文旅创新策划、体验设计及产品运营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3.《文旅大数据技术》
课程负责人:李维锦、白马鹏
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大数据技术在文旅场景下的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课程涵盖旅游客流分析、游客画像构建、消费行为预测、社交媒体舆情监测及智能推荐等核心内容,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解决景区运营、营销决策及产品优化等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实践,学生将掌握数据驱动下的文旅创新思维和实操技能,为从事智慧旅游规划、文旅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4.《文旅产品数字化项目》
课程负责人:魏胜男、唐梦颖
课程简介:课程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旅产品为核心,聚焦虚拟旅游开发、文化IP数字化运营、智慧文创产品设计及跨界融合创新。课程通过项目制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大数据、AR/VR、AIGC等工具,完成从用户洞察、产品设计到技术实现与推广运营的全流程实践,培养兼具文化理解、技术能力和商业思维的新型产品设计与开发人才。
5.《AI在文旅场景的应用》
课程负责人:张红岩 孟之皓
课程简介:该课程系统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创新实践。课程涵盖智能导览、个性化行程规划、游客行为预测、文化遗产数字化修复等核心应用场景,通过案例分析与项目实训,引导学生掌握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推荐系统等AI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实施方法,培养具备AI思维与文旅产业洞察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六、授课时间
课程以面授为主,在线课程为辅;场景式教学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周一至周五晚上、周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开展教学,每周一到两次课,具体排课时间、周次根据报名情况另行通知。
七、修读凭证
每门课程完成学习后可获得开课学院颁发的课程修读证明;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和实践活动并经考核合格的,可获得学校统一制作的微专业结业证书,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可出具实践证明或工作经历证明。
八、实践活动安排
为指定景区/博物馆制定数字营销方案。
学生分组选择本地一个真实的文化场馆或景区作为对象。
项目内容包括:用户调研(线上问卷)、数据分析(爬取社交媒体评价并做情感分析)、内容创作(策划短视频、VR云游览脚本)、渠道规划(选择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和效果预估(KPI设定)。
目标:综合运用营销、数据、内容创作和技术知识,产出具有可行性的商业方案。
九、报名及咨询方式
请扫以下二维码(左)进行报名;咨询地点:文科楼三楼商学院办公室。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10月10日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