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习动态 >> 正文

习著作之要义,履时代之使命——沧州师院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中国制度面对面》(三) ​

2020年08月23日 18:29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代眷顾奋斗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中国制度面对面》出版发行后,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认真学习理论内容,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全校师生以党总支(支部)为单位,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系统学习中掌握了最新理论内容,在分析思考中凝聚了“四个自信”,在联系实际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凝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强大力量。现将部分党员干部学习心得摘录刊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以后,按照学校党委宣传部统一安排,我认真深入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体会颇深。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实际,对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系统性、创造性、根本性的发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 充分感受和认知自己肩上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色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重大历史使命。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并制定国家监察法。国家将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谋划部署,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要求比其他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我们要准确把握讲话精神的内涵,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永葆政治本色,确保我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沧州师范学院纪委 王书贵

《中国制度面对面》里写到“衡量一种制度到底优越不优越,关键要从它在国家危机关头的现实表现来考察、从它的治理效果来评判。”此次疫情是制度优劣的“透视镜”,相较于某些西方国家抗击疫情的表现,在中国,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来的优越性让世人为之惊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火神山雷神山十天交付”、“网格化管理”、“一省包一市”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生动体现。我们坚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铿锵有力的话语—“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正彰显了我党的坚定信念,激扬着大国的雄心壮志,筑牢了我们对制度的自信,也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文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工作。首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担负起作为党员必须担负的责任和担当,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地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其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论自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再次,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用理论创新指导工作创新,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经济管理学院 庞如超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研读两本著作,深刻体会到“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民至上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学习了这两本书籍之后受益匪浅,更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对于理论知识务必要做到真学真用,教学中要以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决心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同时还应自发带领身边的同学朋友一起学习,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学出忠诚、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富才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中国制度面对面》让我受益匪浅。中国共产党人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创造、新经验、新成就,用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是发展了的、创新了的社会主义,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书中贯穿的坚定信仰信念、强烈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精神,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岗位职责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才能使自身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在以学生为本的新形势下,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转变过来,提升担当意识,练就过硬本领,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下我能做到的就是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学先进、找差距,用扎实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将“四有好老师”的精神落实到工作岗位中,为优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不断注入正能量。

——教育学院 杨茜

读了《中国制度面对面》,充分认识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和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治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体系。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听从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改革创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也让我深刻领悟到贯穿其中的彻底自我革命精神,要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揽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的建设,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工作中要以更加坚定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

——教育学院 姜国俊

利用假期我详读了《中国制度面对面》,此书详细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经济文化落后、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国际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如何走出一条非凡的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之路。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无数前人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付出的艰辛努力。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不能照抄照搬他国制度模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掩卷而思,不禁为中国制度昨日的艰辛探索感慨万千,为中国制度今天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对中国制度未来的光明前景充满希冀。

——政史学院 李童

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中国制度面对面》,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思考创新课程方式方法,以期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思政工作绝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任务,更是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要思考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专业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要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解答学生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帮助其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课程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而专业教师不仅要“专”,更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 文学院 孙连云

上一条:习著作之要义,履时代之使命——沧州师院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中国制度面对面》(四) 下一条:习著作之要义,履时代之使命——沧州师院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中国制度面对面》(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