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正文

笃学雅士——沧州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优秀学子陈朝伟

发布日期:2025-08-04    作者:     来源:     

陈朝伟,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书法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沧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自高中学书以来,广泛涉猎楷、隶、篆、行四种书体的经典碑帖,初学以颜真卿、欧阳询楷书为主要取法对象,行书则专注于米芾经典碑帖,大学期间系统研习五种书体,尤其深耕米芾、苏轼小字行书风格并作为主要创作书体。

在校期间,他屡获殊荣,获评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还两次获得“三好学生”及一等奖学金荣誉。

在书法领域,陈朝伟的作品多次在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包括全国第六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全国三等奖和河北赛区三等奖,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获奖,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大赛优秀奖,沧州市第五届、第六届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同时,他的作品还入展首届“黄苗子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李阳冰杯”第二届全国书法大展、“长风破浪会有时”第二届全国李白诗意书法大赛等多个重要展览,展现了他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深厚的艺术积累。

师长荐语

朝伟在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展中捧得最高奖回来了,这与他的勤奋笃学是分不开的。

“找他?去教室准在。”教室靠北的座位总停留着他的身影,眼镜片后的目光始终落在摊开的法帖上——这是这位书法学专业男生留给校园最清晰的剪影。 眼镜反射的不仅是灯光,更是日复一日与笔墨对话的专注。 他的温文尔雅里,藏着对专业近乎苛刻的执着,这份文气里的坚韧,早已刻进笔锋——正如他笔下的线条,看似温润,实则藏着千钧之力。

专业成绩突出的背后,是一等奖学金证书与“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无法完全承载的付出。当宿舍楼道响起游戏声时,他在书法教室临摹碑帖的起笔收锋;当周末社团活动热闹开场时,他正对着省级展览的征稿启事调整章法布局。毕业季的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于他更像一段旅程的小结。这种静水流深的努力,各种展览的获奖、入展通知便成了最自然的回馈。

——书法学专业教师 刘晓霞

创作感悟

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获奖作品

刻字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每一幅作品都是有生命的,尤其在这个AI智能日益强大的时代,原创、手工、有温度的艺术作品显得弥足珍贵。虽然刻字的审美是多种元素构成的,但作为书法文化的一部分,刻字不能弱化书法,而要强化书法的本源意义,书法不过关的刻字是没有艺术价值的。刻字作品中的书法要有灵魂,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的作品才更有生命力。在刻字过程中,点、线、面的关系紧密相连,点是基础,线是延伸,面是呈现,需精准把握三者平衡,让刀下痕迹既有细节之美,又具整体气韵,坚持艺术与技巧并重,才能在刻字之路上稳步前行。

有人说,在这个AI可以一键生成艺术的时代,手工书刻如同农耕时代的黄昏挽歌。但这次的奖项证明,真正的艺术永远需要“人的痕迹”。刻刀下去,要有“破釜沉舟的决绝”,也要有“悬崖勒马的克制”,这种矛盾的美学,正是机器无法代替的人文精神。

我的作品《鸿雁》创作灵感来源于古时人们为父母写书信,将情感表达于书面之上的方式。这次我将刻字作品以信札的形式呈现出来。作品分为两个板块,主体内容为“鸿雁”二字,以隶书风格为主。信札以取法米芾行书的风格进行小字书写并翻刻出来,将线条赋予跳跃的生命力。在刻字上色环节小字部分则选用宣纸原色调,大字部分也是采用一个渐变的颜色,最后将大字进行高光处理。最后形成一幅富有生命力的刻字艺术品。

刻字这门艺术在我看来,不过是刀与木之间的对话,刀锋划过木板,碎屑如时光剥落,每一刀下去,都是刀与木之间的较量的痕迹。在此次刻字学习中,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默默付出,为我刻字的学习保驾护航。通过张之老师的指导,我对刻字的认知与技法同步提高,深刻体会到传统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魅力。愿我们永远做传统文化的“破壁者”,以当代匠心,书写下一个千年。

作品展示

上一篇:厚质精书——沧州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优秀学子高海涛

下一篇:2025·中国(沧州)文化沉浸式体验夏令营带你体验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