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正文

一院一特色丨教育学院特色与育人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5-07-07    作者:     来源: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沧州师范学院以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目标,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扎实做好迎评自建工作,全方位展现各学院特色与育人成果,教务处推出“一院一特色”系列报道,聚焦各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丰硕成果,彰显教育教学特色亮点,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四维目标、五大育人”品牌,培养师范类应用型人才

学院简介

教育学院现设有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分别于2011、2012、2014年陆续招生,2020年小学教育专业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2021年通过了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4年通过师范认证中期整改检查;小学教育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2025年通过了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是沧州地区唯一一个招收本科公费师范生的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获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普通心理学》为省级一流课程。目前,学院在校生共1463人,是我校目前在校生规模排名第二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5人,硕士46人,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

教改举措和育人亮点

教育学院围绕学校办学定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确定了“价值塑造、知识习得、情感培养、实践体验”四维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启航育人、铸魂育人、润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五大平台融合发展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打造出人才培养“育人工程”品牌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育人成果。

四维目标、五大育人

(一)启航育人——坚定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认同

1.“专业导航”培养目标认知

每学年开学初,教育学院定期举办院长第一课、书记第一课、教研室主任解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系列专业导航讲座和报告。通过经验的分享,方案的解读,前景的分析,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构建清晰脉络,明确专业标准和要求,引领职业发展规划路径。经典案例的分享、学界楷模的示范厚植了新生的家国情怀,坚定了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

2.“双导师”引领职业情怀

自2012年教育学院开始实施“双导师”协同培养机制,遴选出一批崇德向善、品行高尚、教学优秀的校内外业务骨干分别担任学生指导教师,引领学生成长。在“双导师”的引领下,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也学会了感恩他人、回馈社会。经过十多年的实施与完善,“双导师”协同培养机制已经成为学院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双导师”成为了师范生职业情怀的启航者和引路人。

校领导颁发实践导师聘书

导师指导学生实践

(二)铸魂育人——恪守职业道德,培养职业操守

1.“名师讲堂”诠释教育初心与使命

2014年学院开设第二课堂特色栏目“名师讲堂”,每学期邀请3名一线名师为在校生传经送宝。名师引领着学生探索教育的真谛,言传身教传递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名师讲堂”搭建了与优秀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塑造着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和职业追求。

名师讲堂

2.“科研立项”锤炼学术素养与操守

2016年起学院每年春季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项目。科学研究积淀了大学生的学术素养、形成了严谨的态度,锤炼了职业操守,强化了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近年来学生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校级项目和省级项目立项数量上逐年攀升,成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重要途径。

院级科研立项答辩

(三)润心育人——增进情感交流,和谐人际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教育学院心理协会每年5月25日启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节,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剧展演、心理征文、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悦纳自己、关爱他人,解决心理困惑,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正能量的爱心传递,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出一个温暖的校园环境。

心理健康月活动

心理剧表演

2.学业就业指导全覆盖增进学生归属感

学院实施党员干部“包联指导”制度,定期举行学业专题宣讲、职业规划、就业形势分析等活动,实现学业就业指导全覆盖。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职业方向,强化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师生的深入交流,老师的关爱与支持,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实践育人——夯实理论基础,锤炼专业技能

1.四全实践教学体系提升综合素养

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构建起三轨并行、四习融合的“四全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一条线贯穿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时间跨度上实现全程;校内外协调联动,在实践教学空间上实现全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实践基地合作共育,在实践活动主体上实现全员;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和教研实践全覆盖,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实现全面。四全实践教学体系凝练出独具特色的育人品牌,有效促进了师范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全实践教学理念

“四习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以赛代训”“以赛促学”锻造专业技能

2015年学院创办“六艺节”,至今已举办八届。以“传承师道,锤炼技能”为宗旨,构建起“说、唱、弹、舞、书、画”新六艺赛道体系。六艺节不仅使学生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更在实践中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文化自信,提升了综合素养。

彰显师范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使之成为检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的专业素能和教学能力。

六艺节宣传海报

“六艺节”活动比赛现场

(五)文化育人——理念内化于心,规范外化于行

1.“环境营造”明确素养

打造学院特色文化长廊,营造浓郁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健康发展。发挥师生榜样示范作用,强化政治品德、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的正确引领,营造师德养成和校园文化同向同行的良好育人氛围,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认知和行为规范。

学院走廊环境

学院实训室环境

2.“质量文化”赋能增效

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二级认证基础上,学院将过程管理、内涵发展放在工作重心,营造出“五自”质量文化氛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升。

督导活动


下一篇:一院一特色丨生命科学学院特色与育人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