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学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多样性格局评估与智能监测体系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开班。本次活动聚焦“昆虫多样性保护与智能监测技术创新”核心主题,汇聚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学者。国内外昆虫学领域顶尖专家,从昆虫多样性监测、入侵物种防控、人工智能识别、生态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竹承说:“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和中科院动物所的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地区昆虫领域的学术交流,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度。”


近年来,沧州师范学院围绕地域特征,以湿地鸟类及昆虫学研究为切入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保、社会科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累计救护珍稀保护动物2300余只,完成135种、10000余只鸟类环志。沧州师范学院副校长朱蓬华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跨国际学术平台,持续推进常态化学术交流,联合实验室建设、跨地区生物检测调查等工作,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协同与创新。”(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