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正文

沧州师范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9-12-31    作者:     来源:     

沧州师范学院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沧州师范学院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

0一年十二月


 

沧州师范学院概况 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4

1 2019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4

1.1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4

1.1.1 毕业生学历、性别分布 4

1.1.2 毕业生分学历学院分布 4

1.1.3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7

1.1.4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专业分布 8

1.1.5 毕业生省内生源分布 9

1.1.6 毕业生省外生源分布 10

1.1.7 特殊身份毕业生分布 10

1.1.8 毕业生分专业、性别分布 11

1.2 毕业生毕业去向 12

1.2.1 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12

1.2.2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毕业去向分布 12

1.2.3 本科毕业生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就业率统计表(列表) 13

1.3 毕业生就业流向 14

1.3.1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总体分布 14

1.3.2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就业地域流向分布 14

1.3.3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性别区分) 16

1.3.4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17

第二部分 就业工作特点 18

2.1 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举措 18

2.1.1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机制 18

2.1.2 多途径政策宣传,营造创就业氛围 18

2.1.3 简化就业办事程序,疏通工作渠道、加强就业咨询服务 19

2.1.4 激发创业意识,树立成功典型,鼓励就业创业联动 19

2.1.5 推进一园两基地建设,扎实做好场地保障工作 20

2.1.6 举办校园双选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 21

2.1.7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大赛中获得佳绩 22

2.1.8鼓励毕业生升学 22

2.1.9 完善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机制 23

2.1.10 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23

2.1.11鼓励基层就业,加强学生思想引导 24

2.1.12拓展就业市场,拓宽就业途径 25

2.2 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27

2.2.1 毕业生对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27

2.2.2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评价 28

第三部分 就业相关分析 28

3.1 收入分析 28

3.2 专业相关度分析 29

3.3 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分析 33

3.4 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34

3.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35

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分析 35

4.1 毕业生就业率变化趋势 35

4.2 用人单位招聘时注重的毕业生因素分析 36

4.3 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37

第五部分 就业工作努力方向 37

 

 


沧州师范学院概况

沧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9月,是沧州市建校最早的一所普通高校。随着历史变迁,学校几度更名。1962年与沧县师范学校合并,1976年恢复建校,定名为沧州师范学校。1984年升建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沧州地区教育学院合并,校名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与沧州师范学校、沧州农机工程学校和沧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校名沿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2010年3月升建为沧州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沧州第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秉承“明德 博学 知行 日新”的校训,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10大学科门类的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师范院校,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人才。

学校坐落于沧州市运河区青海南大道,规划用地1028亩,目前建筑面积36.82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45个,校外实习基地170个,固定资产44376万元,其中教学设备仪器总值940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8万册,纸质期刊1439种,电子图书44万册,有16个数字资源数据库。

学校现有教职工916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教授82人 ,副教授241人,博士25人,硕士513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等一批优秀教师。聘请94名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学校下设19个二级学院,47个本科专业,26 个专科专业。现已形成以师范专业为基础,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主要面向河北省招生,生源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426人。

学校建有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化学专业是教育厅首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与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是河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仪器分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2门省级精品课,《大学语文》和《英语口语》等2门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我校有应用化学与文艺学等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有中国武术培训基地、齐越教育研究中心、河北省绿色化学研究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21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4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项、河北省社科联课题52项,完成横向课题27项。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370余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248篇,被SCI、EI、A&HCI、ISTP检索收录论文50篇;出版著作71部、教材160余部。获沧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8项;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0项。

近年来,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教师5000余人,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近万人。2014-2018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近90%;在国家级、省级电商大赛、创业创新大赛等各类专业比赛中,学生获奖168项。

学校大力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聘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与韩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40余所高校结为友好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目前有150多名学生出国交换或深造。

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先后获得“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首批“河北省青年普法志愿者培训基地”、“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北省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沧州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国家和地方媒体均予报道。

学校秉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办学思想,正努力建设一所省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1 2019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校2019届各类毕业生3689人,其中专科生1497人,本科生2192人。截止到2019121日,全校总就业人数3099人,就业率为84.01%,其中本科生就业1804人,就业率为82.30%;专科生就业1295人,就业率为86.51%。

1.1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1.1.1 毕业生学历、性别分布

2019届本科生2192中男生648人,占29.56%,女生1544人,占70.44%;专科生1497人中男生260人,占17.37%,女生1237人,占82.63%。

 

1-1-1毕业生学历、性别分布图

1.1.2 毕业生分学历学院分布

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6个学院,其中美术学院、教育学院、经管院人数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16.1%、10.1%、8.5%。

 

 

学院

毕业人数

比例

法政学院

78

3.5%

化学与化工学院

115

5.2%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39

6.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108

4.9%

教育学院

223

10.1%

经济管理学院

187

8.5%

历史学院

65

2.9%

美术学院

355

16.1%

商学院

110

5.0%

生命科学学院

107

4.8%

数学与统计学院

107

4.8%

体育学院

140

6.3%

外国语学院

121

5.5%

文学院

136

6.2%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121

5.5%

音乐学院

80

3.6%

1-1-2-1本科毕业生学院分布

学校2019届专科毕业生分布在17个学院,其中青县分校、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数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16.1%、13.0%、10.1%。

学院

毕业人数

比例

法政学院

46

3.0%

化学与化工学院

40

2.6%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0

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43

2.8%

教育学院

67

4.4%

经济管理学院

106

7.0%

历史学院

37

2.4%

美术学院

195

13.0%

齐越传媒学院

41

2.7%

青县分校

242

16.1%

商学院

79

5.2%

生命科学学院

35

2.3%

数学与统计学院

69

4.6%

体育学院

81

5.4%

外国语学院

152

10.1%

文学院

115

7.6%

音乐学院

139

9.2%

 

 

 

 

 

 

 

1-1-2-2专科毕业生学院分布

 

1.1.3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019届本科毕业生共分8个学科门类,其中法学类78人;工学类354人;管理学类297人;教育学类323人;理学类275人;历史学类65人;文学类703人;文艺类120人。

 

 

 

 

 

 

 

1-1-3本科生学历层次门类分布图

1.1.4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专业分布

2019届本科毕业生2192人,共有29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中数量在前三位的专业是美术学355人,学前教育138人,汉语言文学136人。

1-1-4-1本科毕业生专业分布图

2019届专科毕业生1497人,共有29个专业,其中毕业生中数量在前三位的专业是学前教育309人,美术教育119人,语文教育115人。

1-1-4-2专科毕业生专业分布图

1.1.5 毕业生省内生源分布

2019届毕业生省内生源以沧州地区学生最多,为964人,占26.13%;以辛集市学生最少,为13人,占0.35%。

1-1-5省内生源分布图

1.1.6 毕业生省外生源分布

2019届省外毕业生涉及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学生最多,为34人;以福建省、浙江省、青海省学生最少,为1人。

 

1-1-6省外生源分布图

1.1.7 特殊身份毕业生分布

2019届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政治面貌为团员3512人,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有27人。主要有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学生,其中满族学生137人,回族学生75人。

1-1-7特殊身份毕业生分布图

1.1.8 毕业生分专业、性别分布

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女生最多的三个专业是美术学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男生最多的三个专业是美术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体育教育。女生最少的三个专业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男生最少的三个专业是舞蹈表演、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1-1-8本科毕业生分专业性别分布

2019届专科毕业生中女生最多的三个专业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语文教育;男生最多的三个专业是艺术设计、体育教育、美术教育。女生最少的三个专业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信息传播与策划;男生最少的三个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教育、应用韩语

1-1-9专科毕业生分专业性别分布

1.2 毕业生毕业去向

1.2.1 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截止201912月1日,2019届毕业生总体去向:就业(不含升学)2370人,占64.25%;升学729人,占19.76%;待就业590人,占15.99%。

1-2-1 毕业生去向分布图

1.2.2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毕业去向分布

2019届毕业生中截止到201912月1日我校本科就业1804人,升学193人,待就业388人;专科就业1295人,升学536人,待就业202人。

1-2-2 分学历层次毕业生去向分布

 

1.2.3 本科毕业生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就业率统计表(列表)

学科门类

学生数

就业

升学

待就业

升学率

就业率

法学

78

54

15

9

19.23%

88.46%

工学

354

272

27

55

7.6%

84%

管理学

297

239

18

40

5%

87%

教育学

323

291

17

15

5%

95%

理学

275

206

44

25

16%

90.9%

历史学

65

38

5

13

8%

80%

文学

703

637

25

63

4%

91%

文艺类

120

102

3

21

3%

82.5%

 

1.3 毕业生就业流向

1.3.1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总体分布

1-3-1-1毕业生就业总体流向(省内)

1-3-1-2毕业生就业总体流向(省外)

1.3.2 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就业地域流向分布

省份

就业总数

专科总数

本科总数

河北省

3134

1551

1563

北京市

224

77

147

天津市

186

42

144

内蒙古自治区

15

10

5

山西省

4

1

3

广东省

13

2

11

黑龙江省

2

1

1

辽宁省

2

1

1

山东省

2

2

0

河南省

2

0

2

湖北省

1

0

1

江西省

5

0

5

贵州省

1

1

0

安徽省

15

1

14

福建省

1

0

1

甘肃省

1

0

1

吉林省

11

2

9

陕西省

13

1

12

四川省

4

1

3

重庆市

10

2

8

1-3-2-1毕业生就业总体流向统计表

1-3-2-2毕业生就业总体流向统计图

1.3.3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性别区分)

1-3-3毕业生分性别就业行业分布图

1.3.4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1-3-4-1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图

 

1-3-4-2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图

 

 

 

 

 

第二部分 就业工作特点

2019年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还完成如下特色工作:

2.1 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举措

2.1.1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机制

我校实行校院领导两级就业领导机制。学校多次召开毕业班辅导员会议、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专题会议等。认真剖析当前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学校充分调动毕业班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种奖惩措施来激发辅导员责任心和积极性。2019年我校就业工作的重心是:稳步推进我校就业各项工作,提高我校优秀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2.1.2 多途径政策宣传,营造创就业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就业讲座、毕业生一对一谈话、用人单位宣讲会、就业工作宣传栏和网络等各种途径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技巧、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组织毕业生认真学习有关就业政策,为毕业生作就业形势报告,教育毕业生正确理解当前就业政策,详细介绍就业机制、就业渠道和就业流程,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增强就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毕业生的思想觉悟,牢固专业思想,增强职业道德,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还利用我校典型事例,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毕业班的学生党员,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要求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就业,尽快落实工作单位,有条件的还要帮助困难就业同学解决就业问题,并要求学生党员走出校门之后要认真学习,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好社会人生路。

2.1.3 简化就业办事程序,疏通工作渠道、加强就业咨询服务

一方面,学校提供更多的平台对学生就业手续如何办理、如何进行求职面试、我校有什么就业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另一方面,简化就业办事程序,想办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模式,疏通任何一个可能会给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环节,切实保障我校就业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

2.1.4 激发创业意识,树立成功典型,鼓励就业创业联动

作为河北省创业示范孵化园、沧州市双创双服示范基地,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制定就业创业工作条例,统筹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注重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明确创业教育不是教学生如何去开店办工厂,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勇气和坚持。提出“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的概念,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为自己打造一份事业基础的过程就是“创业”。同时学校依据学生个人情况,结合性格测试结果,分类指导,有针对性的指导创业。每学期,学校均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从就业创业政策、形势、择业创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学校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科技创业。通过开放大型仪器室,仿真智能实验室,给有创新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浓郁氛围。我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开展各种活动,模拟就业创业,举办模拟人才招聘、教师技能大赛、设立学校创新创业专项奖励计划,对学生获奖项目进行重点奖励,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提前感受体验创业就业,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把“创业培训”纳入就业创业课时,引入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YB”培训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所需的资金筹集、企业类型、市场定位、销售策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专门聘请沧州市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负责人进入课堂,让同学们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不再雾里看花,同学们所关心的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入住等实际流程问题都得到了细致解答。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有953、1617、1511、1101名同学获得沧州市人社局颁发的《就业创业证》和《创业培训合格证》,针对2020届毕业生的创就业教育正在进行中,有近1300名同学参加了本期课程。争取让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将《就业创业证》和《创业培训合格证》拿到手,为有创业梦想的同学们提供了知识储备和条件准备,让学生们及时的享受到国家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

2.1.5 推进一园两基地建设,扎实做好场地保障工作

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建设已经形成“一园两基地”格局。“一园”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提供开放共享式办公场地、流动工位、宽带网络、互联网资源等基础设施,具备“即入即开”的基本条件。目前基地内设有办公室、以及17个项目工作室,已经全部入住,这些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平台,孵化园每年都有10多个项目产生。

2019年我校“创业小屋”正式投入使用,入驻包含九零电商、沧小美、云豹科技等14个项目。成为我校宿舍周边的一大亮点,被沧州日报、沧州电视台连续报道。

“两基地”是指学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一是我校在志伟艺术楼开辟出面积为400多平米的创意创业工作区,入驻创业项目全部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完备的基础设施保障,为创业大学生打造了一个环境好、氛围好、宽敞舒适的创新创业园地。二是创新实践基地,此基地由控制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等17个实验室组成,全天候为创业大学生开放,是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摇篮。2016年我校大学生众创空间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众创空间)。

2.1.6 举办校园双选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

2018年11月4日我校成功举办了2019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本次招聘会得到了各类企业的广泛关注,参会的用人单位数目突破新高,涉及教育、商务、机械、电子、物流、销售、制造、医药等诸多行业的用人单位486家,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我校2019届3900多名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校园双选会,供需双方洽谈气氛热烈,双选会取得圆满成功。

2.1.7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大赛中获得佳绩

我校坚持以赛带训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我校学生在各类国家、省级40多项专业竞赛中摘金夺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达977项,获奖30余项,参赛项目数量及获奖数量居河北省高校前列。

2.1.8鼓励毕业生升学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专接本和本考研工作。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接本和考研的教学辅导,专接本率和本科考研率在全省名列前茅。以2015年为例:在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全校有496名应届本科生报考,其中260人超过国家B类线,占报考人数的52.42%,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36%;过985、211复试线的有130人,占报考总人数的26.21%。2015年专接本考试,568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占报考人数的54.5%,远高于全省平均录取率。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639名应届本科生报考,其中308人超过国家B类线,占报考人数的48.20%,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77%;当中的170人超985、211复试线,占报考总人数的26.61%。在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615名应届本科生报考,其中245人超过国家B类线,占报考人数的39.84%,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43%;有47名同学被985、211院校录取。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153名同学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继续深造,2018年专接本考试有545人被本科院校录取。2019年,我校本科考研人数为193,专科升本科人数为536人,较高的升学率是我校就业工作的一大特点。

2.1.9 完善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机制

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一是,扎实抓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对家庭贫困毕业生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建立贫困生数据库,为帮扶提供依据。二是,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校报、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对国家资助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规程,宣传党和国家扶贫助学政策,介绍学校扶贫助学工作的具体措施。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心资助”。为解决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我校向社会募集资金200余万元设立了沧州师院“安通爱心助学基金”;随后又相继成立了“东塑学子奖”、“兆愚爱心基金”、“冀春爱心基金”以及“树彬爱心基金”等,几年来,各种爱心基金累计为180名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提供贫困资助。近三年共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申请求职补贴378人约75.6万元。

2.1.10 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学校从五个方面加强了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一是,在招聘信息通报和毕业生推介工作中采取校、学院两级负责和责任到人的措施。凡有招聘会信息,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通过由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辅导员、班干部组成的工作网络,采取网上发布、张贴告示、电话通知、短信群发等形式同时下发通知,确保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及时获取用人单位信息和选择就业岗位。二是,充分做好毕业生信息发布和推荐工作。将每年毕业生专业、人数、生源地等信息采用寄送、网上发布的形式通报用人单位,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组织带队老师有针对性向实习单位推介毕业生,发动全校干部职工通过亲友、校友及学生家长向社会广泛推介毕业生。三是,积极为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只要用人单位提出合理要求,我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去解决。比如:学校每年都要印制《毕业生生源信息》,我们将毕业生信息、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负责就业工作老师的姓名、联系方式一并印上,广泛向用人单位寄送。并在媒体上发布我校供需见面会信息,方便用人单位与我们联系。只要用人单位有招聘要求,无论什么时间,学校都会及时做出安排,在人员、场地、设备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四是,每年把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赠发的《毕业生就业指引》及时发送给每一位毕业生,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过程中的各种事项。五是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每天都有专人接待学生咨询,帮助毕业生解决报到证改派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进行个案指导。

2.1.11鼓励基层就业,加强学生思想引导

加强基层就业宣传,基层虽然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但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当代大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更是大学生增阅历、长才干的沃土。基层特别是西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迫切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去服务、建设和发展。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为推动学校毕业生就业,学校领导针对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情况,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家到基层就业。

成立预征入伍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国家征兵入伍的宣传力度。成立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小组,重点针对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毕业生做好宣传,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近年来共有20名学生加入“西部计划”行列,2015、2016、2017、2018四年我校共考上特岗教师815人,近四年“三支一扶”工作毕业生52人,学校就业工作中我们目标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安排落实到位,使学校的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2.1.12拓展就业市场,拓宽就业途径

1.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组织人员分批完成对沧州、保定、石家庄等几个地区人才市场的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以上地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关系,同时走访园区、企业,听取了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就业基地建设,通过人才市场推荐优秀企业来校招聘。先后有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河北建设集团等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来校择优选取毕业生。

2.完善校园招聘机制。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举办一次冬季毕业生双选会,联系沧州市人社局、沧州纵横人才市场共同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近几年每年参会单位在450家左右,前后共为毕业生们提供了1.5万多个就业岗位。截止到目前,今年已经举办了60余场次小型专场招聘会。先后组织中铁六局、新疆喀什地区、京东、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河间中学、中国电信沧州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20余场次校园宣讲会暨专场招聘会。

2019年11月16日,我校成功举办了2020届毕业生双选会,此次双选会共有515家用人单位报名,实际参加485家,用人单位对我校双选会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人单位覆盖多个省市,地区分布以省内为主

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看,河北省所有地市共有384家单位参加我校招聘会,占79%;其他用人单位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内蒙古、山东等省。在河北省内,沧州、石家庄、廊坊、保定等地用人单位占全省参会单位的80%。参会单位中有69家来自北京, 13家来自天津。

(二)、用人单位性质广,行业覆盖我校所有专业。

从单位性质看,各类企业有400余家,占85%(其中,民营企业占参会单位的6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5%,我们也吸引了包括华为、中国人寿、中信证券等国企央企的参加)。从行业看,涉及教育、制造、信息技术、金融、能源、房地产、批发零售、服务、文体娱乐等广泛的行业领域,其中教育业有189家单位,占比39%,和往年相比,企业用人需求综合性更强,涉及行业更为广泛。

(三)、岗位需求量大,毕业生择业机会多

从岗位需求看,11000余个岗位涵盖本、专各学历层次,涉及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教育培训类全科教师、技术类、营销类岗位需求量巨大。

(四)、各级政府就业部门高度重视,参会形式多样化

从参会形式看,除大多数单位通过线上自行报名外,线下有近60家企事业用人单位前来招聘,其中纵横人才组织40家企业参加招聘,沧海职业培训学校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

3.加强校企合作,共建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

积极加强同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主动地位。我们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不断发展的就业基地。一方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与实习单位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努力促成和建立起实习、就业一条龙的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另一方面,我校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京东、华为等多家公司、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达成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019年我校主动联系东光树人中学,承德避暑山庄集团签订就业创业协议,为真正走向用人单位深入校企合作迈开了很好的一步。

2.2 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2.2.1 毕业生对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在毕业生中随机抽取1000名学生做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3份。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726

198

32

7

75.4%

20.6%

3.3%

0.7%

 

 

2-2-1毕业生对我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2.2.2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评价

对参加2019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的400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9份。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321

76

3

80.25%

19%

0.75%

 

2-2-2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第三部分 就业相关分析

3.1 收入分析

2019届1000名毕业生的的收入调查中,2019年5月份毕业前期待月薪1500-2500元的有27人,期待月薪2500-4000元的421人,期待月薪4000-7000元的352人,期待月薪7000元以上的163人。而工作后的实际工资水平为1500-2500元的有221人,月薪2500-4000元的538人,月薪4000-7000元的180人,月薪7000元以上的只有24人。现实收入与毕业生的期待收入有差距,现实月薪收入要少于期待的收入水平。

 

薪资(元)

1500-2500

2500-4000

4000-7000

7000以上

期待月薪人数

27

421

352

163

实际月薪人数

221

538

180

24

 

3-1毕毕业生期待薪资与毕业后实际薪资的比较

3.2 专业相关度分析

2019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关度最高,物联网工程、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专业相关度较低。专科毕业生中学前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等专业与工作对口度最高,社会体育、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韩语等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较低。说明:社会上教师缺口巨大,尤其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所以从事相关专业的人较多。

 

 

 

专业

就业人数

对口人数

相关率

美术学

211

159

75.36%

学前教育

138

89

64.50%

汉语言文学

129

88

68.2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8

46

46.94%

体育教育

96

68

70.83%

财务管理

89

54

60.67%

英语

89

53

59.55%

数学与应用数学

79

43

54.43%

音乐学

78

39

50%

思想政治教育

75

48

64%

市场营销

66

39

59.09%

通信工程

66

38

57.5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5

32

49.23%

历史学

56

23

41.07%

小学教育

56

49

87.5%

生物科学

51

35

68.63%

电子商务

44

23

52.27%

舞蹈表演

39

21

53.85%

物联网工程

38

17

44.74%

酒店管理

32

25

78.13%

物理学

31

15

48.39%

应用心理学

27

12

44.44%

园林

27

14

51.85%

自动化

25

18

72%

化学

24

16

66.67%

 

3-2-1本科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专业

就业人数

专业对口数

相关率

学前教育

283

157

55.48%

语文教育

115

76

66.09%

美术教育

87

44

50.57%

英语教育

83

62

74.70%

会计

81

43

53.09%

音乐教育

67

36

53.73%

数学教育

66

39

59.09%

舞蹈表演

64

29

45.31%

体育教育

54

30

55.56%

思想政治教育

45

23

51.11%

艺术设计

41

27

65.85%

传播与策划

37

21

56.76%

生物教育

33

16

48.48%

历史教育

32

14

43.75%

市场营销

30

13

43.33%

商务英语

26

17

65.38%

化学教育

25

16

64%

旅游管理

21

11

52.38%

社会体育

19

8

42.11%

物流管理

19

13

68.42%

软件技术

18

12

66.67%

电子商务

17

10

58.82%

电气自动化技术

10

6

60%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

4

40%

计算机网络技术

6

2

33.33%

应用韩语

3

1

33.33%

工商企业管理

1

1

1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1

1

100%

信息传播与策划

1

1

100%

3-2-2专科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3.3 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分析

2019届大多数毕业生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沧州市与石家庄市为毕业生净流入区。部分去省外就业的,工作所在地排名前两位的地点是北京市和天津市。反映出毕业生在工作所在地的选择上首选距离家比较近的大中城市就业。

3-3-1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分布(省内)

3-3-2毕业生工作所在地分布(省外)

 

3.4 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103

487

365

8

10.7%

50.6%

37.9%

0.8%

        3-4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

3.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太满意

197

165

18

9

50.6%

42.4%

4.6%

2.4%

           3-5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评价

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分析

4.1 毕业生就业率变化趋势

我校自2013年以来,升学率在毕业生就业率中的比 重始终保持在20%左右,除了反映出我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外,还说明无论是专科毕业生还是本科毕业生都希望通过升学拿到高一层次的学历,以学历优势做为未来就业竞争的必要条件。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就业率

88.70%

88.70%

85.92%

90.87%

92.89%

93.74%

84.01%

升学率

20.77%

25.76%

21.16%

19.95%

18.82%

17.91%

19.76%

 

 

4-1我校2013-2019年的总体就业率、升学率变化趋势

 

4.2 用人单位招聘时注重的毕业生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最看重的前五项因素是个人能力、面试表现、学习成绩、专业、学历。可见,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毕业生个人综合能力以及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所具备的素质,在校期间知识的传授与人才的全面培养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招聘注重因素

用人单位数量

比例

学历

285

73.26%

专业

261

67.10%

性别

202

51.93%

相貌

93

23.91%

学习成绩

311

79.95%

学生干部

190

48.84%

获奖情况

207

53.21%

个人能力

366

94.09%

面试表现

308

79.18%

生源所在地

111

28.53%

个人爱好特长

69

17.74%

 

4-2用人单位招聘时注重的毕业生因素

 

4.3 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就业工作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招聘信息发布及时性  

332

39

10

8

校园招聘活动组织情况  

366

17

5

0

对毕业生的鉴定、推荐

370

9

6

4

对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

262

117

4

6

就业手续的办理  

378

7

3

1

4-3用人单位对我校各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第五部分 就业工作努力方向

通过对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的分析,在2020年的工作中,我校将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机制,保障就业。按照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的要求,我校2019年7月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专门机构,负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工作。我们还应逐步增加就创业专职工作、增加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从辅导员抓起,从专业人员抓起。并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政策,进行教师结构合理化调整,并完善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提高就业创业工作的两级管理效率,继续强化困难毕业生帮扶小组的工作开展,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经费方面,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提前筹划专项资金的使用,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落实,建立资金使用督查制度。加快推进沧州师范学院众创空间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场地。

二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提高就业工作办事效率。学校需要研发或者搭建更为便捷的就业相关工作的系统,方便毕业生网上求职、网上办事、网上登记相关信息。我校2019年花费10万元购入“才立方”就业系统,更好的为我校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依托我校就业网实现师范毕业生上传授课视频、进行网上视频面试;搭建非师范生投送求职简历的平台;采用智能化校园招聘发布系统促进企业招聘与学生就业的双向畅通。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三是形成完整的创就业课程建设体系。继续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开设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其中“创业基础”课程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就业指导”课程本科不少于38学时,专科不少于30学时,不低于2学分,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开展创新创业讲座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深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与企业合作专业办学、优化课程设置,合作培养人才、创新办学模式,合作促进就业,共建教学资源来实现校企、校地互利共赢。及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公共课渗透,专业课延展,创业课强化”的学科化发展路径,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在教学评估标准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规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做为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

四是做好就业跟踪调查工作。进一步优化调查方案设计、扩大调查比例、划拨专门经费,发挥好就业大数据的作用,做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跟踪调研、服务工作,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加大投入,有计划地为下一年的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部署,加强与毕业生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广泛地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搭建学校、用人单位的两大平台,把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深入到基层。利用好各种有用资源,比如互联网、电话、校友会、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更好更快的完善毕业生毕业后相关信息的统计。每年不定期安排此类工作的进行,建立一个长期的计划,保障毕业生信息的畅通,更好的完成毕业生就业创业调查工作。

五是激发创业意识,树立成功典型,鼓励就业创业联动。作为河北省创业示范孵化园、沧州市双创双服示范基地,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制定就业创业工作条例,统筹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注重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明确创业教育不是教学生如何去开店办工厂,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勇气和坚持。提出“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的概念,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为自己打造一份事业基础的过程就是“创业”。同时学校依据学生个人情况,结合性格测试结果,分类指导,有针对性的指导创业。每学期,学校均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从就业创业政策、形势、择业创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学校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科技创业。通过开放大型仪器室,仿真智能实验室,给有创新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浓郁氛围。我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开展各种活动,模拟就业创业,举办模拟人才招聘、教师技能大赛、设立学校创新创业专项奖励计划,对学生获奖项目进行重点奖励,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提前感受体验创业就业,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六是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目前我校就业指导及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比例较低,应加大培训力度,使学校就业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加大对就业创业相关人员、辅导员等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虽然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在我校已经初步建立,但目前的就业指导还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进行,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不断补充新的、更全面、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从新生开始抓创业就业教育,有计划地把就业指导贯穿到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大针对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尤其是对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有重点开展个性化指导的力度,更好地实现就业指导的“点面结合”。同时,以部分学院为试点,探索就业指导课程与学科专业相融合,根据不同人不同时段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举办讲座,广泛开展个性化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大赛等体验式活动,以活动促辅导,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七是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早布置、早落实、早就业的“三早”工程,也就是要及时布置相关的工作计划,有效的安排专业的辅导教师进行培训,更早的让部分同学先知道政策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或者创业的选择。要做到整体指导全程化。从毕业生的普及面扩大到全员化,从学生进校开始保证全程化,更好的使学生了解政策。

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渐渐落下帷幕,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又要启程,机遇与挑战并存,拼搏与辉煌同在。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蓄势待发,全力以赴迎接新的挑战。

 

上一篇:沧州师范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下一篇:沧州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