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学院动态

齐传推普情 兴乡润童心丨我校“齐传兴乡”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30    作者:     来源:     

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政策,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以实践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8月24日至30日,在我校驻张兴屯村工作队的精心组织和村两委大力支持下,齐越传媒学院“齐传兴乡”实践团赴河间市米各庄镇张兴屯村,开展以“齐传推普情,兴乡润童心”为主题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齐越传媒学院院长张海燕和驻张兴屯村教师贾溥畅担任指导教师,为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与统筹协调。

本次活动聚焦张兴屯村小学学生,围绕“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培育乡村小广播员、探索特色推普模式、深化校地合作”四大目标,分阶段有序推进,让推普行动真正扎根乡村、惠及童心。

在普通话基础培训环节,实践团结合乡村学生语言习惯,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从声母、韵母的精准发音训练,到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差异的针对性纠正,再到日常用语的规范表达指导,层层递进夯实基础。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团队创新采用朗读练习、绕口令比拼、情景对话等趣味形式,让原本枯燥的发音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有效纠正了学生的发音错误,帮助他们建立规范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依托张兴屯村红旗广播站资源,实践团开展小广播员专项培养。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学,向学生系统教授新闻播报、故事讲述等播音技巧,重点进行气息控制与情感表达训练。为让学生直观感受广播工作,实践团还安排实地参观广播站,详细讲解广播设备使用与节目制作流程,并组织模拟播音实践,通过“理论+实操”的模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广播技能,目前已初步选拔出5名潜力突出的小广播员,为乡村文化传播注入新生力量。

为探索“推普+特色艺术”的创新路径,实践团充分发挥成员宋佳航的快板特长,打造快板特色推普课堂。团队将普通话发音要点、规范用语知识融入快板创作,编写了兼具知识性与节奏感的快板段子,通过“教技巧、练表演、排节目”的步骤,让学生在跟着节奏打板、念词的过程中,既提升了普通话水平,又增强了语言表现力。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推普的单调感,更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学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推普成果。

  

活动期间,实践团还面向村民开展语言调研与知识普及:一方面发放“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当地群众语言文字掌握与使用情况,为后续推普工作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发放100份普通话宣传手册,普及日常规范用语、普通话应用场景等知识,推动推普工作从校园延伸至乡村生活。

8月30日,“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汇报演出精彩上演,学生家长、张兴屯村村民、及村小学师生共同观看。演出中,实践团与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节目:群口快板《赞九三阅兵》节奏明快,将推普成果与爱国情怀融为一体;《秦风·无衣》《卫风·河广》等诗经诵读,以标准普通话诠释传统文化魅力;《七律·长征》《如果信仰有颜色》等朗诵,字字铿锵传递家国担当;演出以《少年中国说》集体朗诵收尾,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展现出新时代乡村少年的精神风貌,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村民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显著提升,更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实践团成员也表示,将总结活动经验,优化“推普+快板”特色教学案例,为后续校地合作推普工作积累经验。


上一篇: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未来英才 | 商学院赴文安鲁能希尔顿酒店开展实习生调研工作

下一篇:沧州师院与省社科院北学研究院共话《诗经》文化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