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语文师范专业实习生的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推动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深度融合,6月20日,文学院特邀北京市育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杨树滨老师,于齐越楼4阶梯教室开展“从课堂目标的演变谈教学驱动方式的变化”专题学术讲座。文学院院长王金萍及2026届全体实习生共同参与此次学习。

讲座伊始,杨树滨老师以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从“双基年代”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培养,再到“核心素养”聚焦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理念革新。他深刻指出,课程目标的迭代升级紧密呼应时代发展需求,要求当代语文教师必须主动变革教学驱动方式,以创新姿态推动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核心内容分享环节,杨老师深入剖析教学驱动方式的三大转型路径——问题驱动、任务驱动与情境驱动。结合新课标要求与教学实践案例,他着重强调情境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性,倡导构建真实、复杂的教学情境,通过沉浸式学习提升课堂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讲座尾声,杨老师就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融合提出独到见解。他既肯定了多媒体、PPT等技术工具在优化课堂呈现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醒教师需把握技术应用的“度”,避免过度包装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想象力发展。
王金萍在总结中对杨海滨老师的精彩分享致以诚挚谢意,她指出此次讲座不仅为实习生精准锚定了学科育人方向,更为把握教育理念革新趋势提供了专业指引。她强调,讲座内容对实习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及未来教学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鼓励全体实习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此次实习岗前培训通过权威专家的深度解读与经验分享,有效帮助实习生明晰教学改革方向,提升专业认知水平,为其顺利融入语文教学岗位、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