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风采 > 正文

沧州师院学子在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导游大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日期:2025-10-15    作者:     来源:     

10月14日,由中共沧州市委统战部、沧州市总工会、沧州市民宗局等部门联合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导游讲解员大赛“未来之星”组比赛圆满落幕。沧州师范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深刻的主题诠释斩获多项荣誉,商学院学生张冬月摘得一等奖,齐越传媒学院学生刘宇青获二等奖,商学院学生杜逸宁与齐越传媒学院学生崔彦丹、郑鑫宇获三等奖,另有11名同学获优秀奖,充分展现了师院学子的综合素质与青春风采。

本次大赛由沧州市大赛组委会主办,面向全市高校选拔在校学生参赛,旨在提升导游(讲解员)服务质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深入人心。大赛对选手的历史文化储备、讲解技巧等提出严格要求,同时鼓励少数民族选手参与,大学生组共设一、二、三等奖及若干优秀奖。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组建了由商学院院长张兰新带领的代表队和齐越传媒学院院长张海燕带领的代表队,两支队伍赛前均通过专业指导、模拟演练等方式夯实备赛基础。

比赛中,师院学子紧扣“民族团结”核心主题,结合沧州多民族聚居的地域特色展开生动讲解。

一等奖获得者、商学院学生张冬月,凭借在吴桥杂技大世界的实习经历,以“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的俗语开篇,细致讲解江湖文化城的明清风貌、“鬼手居”非遗技艺与红牡丹剧场现代杂技表演,讲解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赢得现场广泛认可。

齐越传媒学院学生刘宇青以“活态博物馆”为创意切入点,将沧州视作民族团结的立体展馆:早市上回族师傅切羊杂、汉族摊主烤油酥烧饼,羊肠汤配烧饼便是文化交融的日常;老街里清真寺新月与古城墙青砖相映,茶馆中回族刺绣与汉族剪纸同挂,尽显和谐“混搭美”;更讲述1942年回民支队支队长刘震寰,为守民族大义严惩逃兵表弟的英雄故事,让抽象理念变得可感可触。

此外,杜逸宁、崔彦丹、郑鑫宇三位同学凭借对地方文化的深度解读与充满感染力的表达获三等奖。

此次赛事的优异表现,既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肯定,也是学校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果体现。齐越传媒学院和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继续以专业赛事为纽带,锤炼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为地方文化传播与民族团结事业贡献力量。

上一篇:情暖重阳·银龄留影丨“齐传添影”团队走进青山社区为老年人免费拍摄证件照

下一篇:校园金秋|韩宏莉老师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