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主题活动 >> 正文

学子助美育,党史耀边疆 美术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党员援疆纪实(四)——李雄

2021年05月07日 13:56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李雄同学是我校美术学院2017级视觉传达设计2班的班长。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2021年3月,当他接到学校号召去新疆支教的通知,便积极响应学校“教育援疆”的号召,毅然报名,远踏疆土,决定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在支教的过程中,学子们收获很多,也许物质是匮乏的,但是精神确是充实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饱满。

“乡村振兴,文化润疆”系列墙绘活动

李雄在给学生普及党史——《井冈山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李雄同学作为美术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新疆支教临时党小组的成员,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充分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自己积极学习党史知识的同时,通过教授新疆同学们绘制手抄报,将党史中的井冈山精神带入课堂,带同学们一同走进那峥嵘岁月,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大家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青年学子对党史的深刻理解、对时代赋予责任的勇于担当,激发他们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奋进之心。

在新疆支教期间,李雄被学校委以重任,除教课外,还兼顾起了各个班黑板报的绘制。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多次帮助轮台县第三中学的同学们参加县级绘画比赛。在辅导学生做手抄报的同时,他也给同学们讲解了更多党史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悟。

李雄指导学生们的“学习党史”手抄报

优秀获奖手抄报

李雄指导学生们的“学习党史”黑板报

优秀获奖黑板报

文化润疆、燕赵先行·援疆支教心得体会

支教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香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我会永远铭刻于心,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溜走了一大半,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只想用两个字来总结:“成长“。不知为什么,当想到这两个字时,我嘴角总是微微上扬,或许是自己真正地投入到了这份工作中,真正地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有这么一次经历,也许在许多人的人生中未必能够拥有。毫不夸张地说次支教是我在大学里收获最大的经历之一。即便是离开新疆回到校园,也会在梦境之中经常回到这片广袤的土地,围聚在学生的周围,他们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没有俗事纷扰的氛围,一种超脱自然的愉悦。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四个月,但这片热土却难以忘怀,我想说我爱这里的学生,这里的人民,还有这里的蓝天,这里的漫地黄沙。

我所在援疆的地方是轮台县第三中学。这里孩子们给我很大的感触,眼睛里透露出来的是纯真无邪。运动会上他们各个是运动健儿,在我的美术课上他们又变身聪慧的小画家,这里的每个孩子对美术课充满了期待。我想此次援疆工作不单单是为了教授孩子们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好,通过我的每一堂美术课可以带给同学们对艺术不一样的感受,用画笔带他们领略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汲取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支教的这段时光中,我体会到了师生之间关系的乐趣,那种无暇的情感让我难以忘怀,质朴但却蕴藏着深情。当春天迟迟到来的时候,学校里的鲜花已经盛开,洋槐树也已经开满了槐花,当风轻轻吹过,微风夹杂着花香,拂过耳畔,整个人的心情都变的愉快了起来。

我愿做一棵胡杨树,一半扎根在新疆的泥土里,一半在风中飘扬。那个向着光亮的地方,有你、有我、有新疆。

上一条:物信学院开展文明创城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条:教务处党支部开展文明创城志愿服务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