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硕,2020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科学教育专业20-1班的学生,来自黑龙江省鹤岗市,在大学生涯最后一个学期参加了我校2024年春季援疆支教活动,在轮台县第二中学任教,负责七年级五班和一班的生物教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她的援疆故事。
一、选择援疆,心灵洗礼
选择援疆支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学业上的选择,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深知,边疆的孩子们更渴望和需要教育。而我,作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从未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我从始至终都希望自己做出伟大的事情,所以当学院组织动员同学们参加新支教的时候,我坚定地选择了加入。
二、初到新疆,心潮澎湃
坐在从家乡飞往新疆的飞机上,我更真切地观看到了大西北的荒芜与广阔,我看到湛蓝而深邃的天空,广阔的草原和壮丽的雪山,这一切都让我的内心充满的激动与期待。我也深知这次的新疆支教之旅,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职业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跨越和成长。
初到轮台县,就见到了来接我们的老师,凌晨的夜晚他在出站口一直望着我们的身影,帮我们归置好了个人物品后才离开。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与淳朴。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逐渐了解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多彩,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的决心。
三、知识的力量,点亮未来
支教学校为我分配了一位资深的生物教师为师傅。在他的带领下,我深入课堂,与孩子们亲密接触。我听周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有新的收获和理解,都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升。
终于能独立进行教学了,我用我所学的生物科学知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努力打造被学生喜欢的课堂。但理论经验和实际操练总是有一定的距离,第一堂课下来的时候我对自己很不满意,于是我便反复请教和试讲。
当第二次进行独立教学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和改进,师傅也对我的进步予以了认可。她非常详细地为我讲解课上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部分,甚至为我写了一份改进方案,这对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通过不断向师傅的请教,积极参加一些教育教研的活动,从备课、做教案、PPT、讲课等方面都得到迅速提升。
援疆支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力量。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教育能够点亮未来。在这片土地上,我用我的知识和热情,为孩子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一定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多样教育,培养全面人才
轮台县第二中学除了重视教育外,更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地设置很多符合学生又有意义的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成长中进步。
春季种植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学校在宿舍楼前的空地挖掘出了几块分区的菜园,学生们分班级种植茄子苗、辣椒苗、芹菜苗等。经过我们共同栽培,这些幼苗茁壮生长,就像当地的孩子们一样,即便环境艰苦,但老师们耐心呵护帮助,他们一点会成为有用之才。
我还在轮台二中的春季运动会担任终点裁判员。在赛场上,我看到了平时调皮的“最后一排”学生拼尽全力为班级争光,我也看到了平时有争吵的学生们因为成功而高兴地拥抱,全班一起为同学加油。我反思了自己,是否因为忽视了学生别样的风采,学生是多样性的,教师应该耐心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参加轮台县第二中学运动会
在终点线处当裁判员
五、校园工作,提升经验
教师是一个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以及长期更新性的职业,在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使自己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我积极参与课间的走廊纪律督察工作,以及活动校园活动组织等,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备课
监督走廊纪律
六、坚守与期待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次支教是一场特别的相遇。如果有人问我支教有什么意义,我想说的是,支教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神圣,我们和奋斗在边疆教育一线的老师一样,传道授业解惑,陪伴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意义。在新疆,大家都知道胡杨生而千年,死而千年,枯而千年。在胡杨漫漫三千年的生命面前,人的一生显得何其短暂,而支教就是用一段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选择支教,既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担当。在我看来,只要教书有人的初心在,不管什么艰难图苦都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我要向各位边疆的工作人员致敬!向支援边疆的教师们致敬!希望一批批的援疆教师像浪花逐渐浸润西北的黄沙,像星光点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