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军人家风 弘扬红色精神
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曹悦
“日落西尚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军生涯十几载,最喜欢的歌就是军歌,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参军入伍。每当想起这铿锵的节奏、欢快的旋律,父亲就会想起他的部队生涯。
父亲年轻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报名,扛起钢枪、保卫祖国。1972年,父亲顺利应征入伍,光荣地成为北京卫戍区警卫四师炮兵团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军后的父亲在部队里刻苦训练、锻炼本领、认真学习,父亲说他牢记《毛主席语录》中的这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并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在部队里,父亲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和过硬的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在思想上提升自己,经过党组织的考验,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战士;其次,在能力上提升自己。父亲被分配到汽车连4班担任班长。工作中的父亲刻苦努力、团结同志。父亲在运输任务中以身作则、带头实干,协同上级领导做好各项工作,精心保养车辆,全年安全行驶20000公里以上,无任何交通事故,在1979年12月荣立“三等功”,授予奖章和证书,父亲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凭借突出的工作、优异的成绩,父亲多次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父亲的高光时刻不只是荣立三等功、获得荣获称号,更是被选入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队伍,驾驶彩车缓缓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邓小平同志的检阅。父亲说,这是他此生最光荣、最幸福的时刻。
父亲常常和我们说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硝烟,也没有枪林弹雨,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军人,保卫祖国的思想一刻不能松懈。在父亲眼里,保家卫国不仅仅是手握钢枪冲锋陷阵,更是武装思想、提升能力,无论是什么工作任务,都要努力拼搏、奋勇争先。
退役后的父亲转业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穿上警服,从事警察工作,继续完成“保卫祖国”的使命。在刑警队里,父亲沿袭在部队时“忠于职守,不怕苦累;冲锋在前,为党争光”的工作作风,时常工作在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多次参与重要案件的侦破,并发挥重要作用。父亲凭借突出的工作能力,多次授予“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退休后,父亲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积极投身社区建设。父亲和小区里其他几位退役军人伯伯们组成义务小队,为家属院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天在小区巡逻,哪个楼道的灯不亮了,哪家的车没有规范停到车位上,哪户的垃圾乱扔乱放了……有时我和姐姐们不理解,觉得他多管闲事,父亲却说:“虽然我退休了,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义务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作为军人的女儿、党员的女儿,从小被父亲教导要爱国,因为有国才有家;要爱党,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人在世间,不能只想着贪图享受,对待学习和工作要努力奋斗,不可懈怠。父亲常说,年青一代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不用经历艰难困苦;但是,不能沉迷当下的轻松,而止于奋斗。受父亲的熏陶,学习中的我努力刻苦,力争上游,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工作中的我时刻谨记父亲的教导,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生活中的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嫂,爱人目前在部队服役,共同传承着军人家风。
军人的家风,严谨朴实;军人的风貌,正直奉献。作为军人的女儿、军人的家属,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让军人家风代代相传。军人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