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文件汇编 >> 正文

沧州师范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 第453期

2021年10月19日 19:05  

《长津湖》观后感选登(四)

编者按

在抗美援朝战争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牺牲,体现出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近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全体中层干部、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第四届巾帼模范、第十届师院榜样以及各分工会主席到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共同感受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出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怀。现将部分观后感进行选登。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

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在全国热映。10月13日,在学校工会的组织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此部电影。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英雄团队“穿插连”战斗行动为主线,选取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典型场景、主要行动和代表性人物,将抗美援朝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影片场面气势恢宏,情节感人至深,人物鲜活生动,效果震撼人心,是近年战争题材创作的又一部标杆之作、里程碑之作。

影片中的“穿插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民族精神风骨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百废待兴,从平民百姓到部队官兵都憧憬着建设家园的新生活。连长伍千里准备给住在破船上的父母盖几间房子,指导员梅生想多陪陪久别的女儿、教女儿学文化,老排长“雷公”想找个安身之处、种好几亩地。当帝国主义将战争强加于我们,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之时,我们看到,党中央一声令下,所有官兵义无反顾,从四面八方迅速归队集结,已经复员回到上海的梅生也主动归队,体现出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过硬作风;我们还看到,毛泽东之子毛岸英主动要求上前线,普通民众积极参军、全国人民全力支前,反映了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展现出面对侵略者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在敌军拥有全套机械化装备、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保障生存的生活物资也极度缺乏,在零下40摄氏度极端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只能身着薄棉衣,吃炒面、啃土豆、喝冰水。但他们忍饥受冻决不退缩,即使冻成“冰雕”也要保持严整的战斗队形和冲锋姿态,展现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坚定决心和不畏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风骨。

面对强敌飞机狂轰滥炸、坦克横冲直撞、大炮肆虐狂吼,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愈战愈勇。特级战斗英雄、连长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老排长“雷公”为引开敌机驾驶载有标识弹的汽车、不惜自己粉身碎骨,体现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在武器装备、保障条件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第9兵团打败了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致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一次惨重的失败。

影片中,志愿军官兵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肃然起敬、眼中充满对祖国的爱;分到土地的父母叮嘱儿子“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不能被敌人抢走”;梅生怀中揣着女儿的照片、希望后代生长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这一切,体现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体现出志愿军官兵的家国情怀和铁骨柔情,揭示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内在动力。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这是志愿军的本色。正是他们以“钢少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拼来了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需要我们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电影《长津湖》以开创性的战争题材电影样式,引领观众走近父辈、走近英雄,深刻展现抗美援朝精神精髓,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光彩,砥砺我们的奋斗意志。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应对不了的挑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学习志愿军战士为了胜利牺牲一切的情操,既要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勇气,更要有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为夺取新征程全面胜利永保火热干劲。要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永远做到跟党走、听党话,践行“对党忠诚”的誓言,用攻坚克难锤炼新担当,用实干担当展现新作为,用梦想信念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 学生处 崔胜全

一曲悲壮的离歌,一首燃烧的史诗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卓绝,我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看的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长大后记住了魏巍的报告文学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述的松骨峰战役,后又陆续从各种渠道了解并明白了那段历史的过程和意义,知道了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转折点,长津湖战役成功扭转了战场态势,并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但是看了电影《长津湖》,我还是被71年前新中国的那场“立国之战”震撼到了。伍万里、伍千里、雷公、梅生、谈子为、余从戎、杨根思……一个个人物及由他们所呈现的故事无不震惊着眼睛、震撼着魂魄,而剧中人物的铮铮誓言,更是直击心灵。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那是一个父亲保护自己女儿的勇敢,也是一个国家保卫自己人民的坚决!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最清澈的爱。那些保持着战斗姿势的冰雕,是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发出的永不消逝的庄严的宣言,是共和国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欺的怒吼!

“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争高地,夺山岗,英雄浩气荡回肠。这不仅仅是英雄杨根思的信念,也是以命相搏,护山河手足无恙的忠勇之师的铮铮誓言!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重新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可能再吞下遭受侵略的苦果,谁也不能阻止中国人民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谁也不能够侮辱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们向世人讲述着同一个故事、阐述着同一个道理: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每一句誓言,就是一个承诺,一个担当,一个舍生取义的决心,一种信仰。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战争总无情,英雄的长存浩气,让人动容;赤子丹心昭日月,英雄肝胆映山河!《长津湖》,无疑是一首赞歌、一首史诗,礼赞、颂扬抗美援朝的英雄们。让我们记住长津湖,记住那群最可爱的人。愿你我努力向上,不负时光不负己心,不负英雄不负祖国!

—— 化学与化工学院 崔维真

上一条:沧州师范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 第459期 下一条:沧州师范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 第454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