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等教育是国之重器,关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作为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质量保障的核心机制,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本科审核评估既是对过往育人成效的全面检验,更是面向未来教育图景的战略布局。唯有坚守质量生命线,方能答好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命题。
问:1.如何理解线上与入校“一体化”评估?
答: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一体化”设计是新一轮审核评估制度设计的核心和关键,不仅是评估方法手段上的创新,更是评估思想理念上的丰富和发展。只有准确把握定位和内涵,才能保障新一轮审核评估落地实施“不走样”。与上轮审核评估不同,新一轮审核评估增加线上评估环节,线上评估本身就是评估,而不是评估前的准备阶段,就是要充分发挥线上评估考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灵活优势,调动更多的专家资源、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更加全面、深入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审核,与入校评估形成 1+1>2 合力,进一步突显审核评估为学校发展“诊断开方”的初心。
问:2.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报告是什么?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以立体多维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了以《自评报告》为主体,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3 份过程性报告和《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3 份结果性报告为两翼的“1+3+3”多维立体评价体系,为高校和评估专家提供更加丰富的评估依据,从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元多维视角更加全面客观系统地呈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探索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的质量“闭环”评价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学校促进教师投入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体验。《自评报告》是学校在评建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审核评估指标,阐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形成的反映评建结果的写实性报告。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教育部评估中心以国家数据平台每年采集的本科教育教学数据为基础编制形成的报告,增加呈现学校连续三年的状态数据,同时提供三类八种常模,供参评高校自主选择、个性定制常模作对比分析,旨在帮助学校精准对标,科学决策,帮助评估专家从数据变化中查找学校工作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是面向参评高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形成的数据报告,聚焦影响本科教育教学和质量保障的过程性关键要素,从一线师生的视角检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形成与《自评报告》的印证比照,为专家评估提供佐证参考,为高校持续改进指引方向。《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反应学校本科生就业整体情况,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常态监测。《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分别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角度量化反应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外部评价结果。
此外,新一轮审核评估还专门针对第一类参评高校研制提供了《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相关定量指标分析报告》,必选指标结合第一类参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实际,自选指标体现不同高校办学特色的差异,选取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相关定量指标,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相关定量指标常模,力求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客观的呈现与描述,为第一类参评学校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