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沧州师范学院迎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北学研究院考察团,双方于齐越传媒学院朗诵体验厅,围绕《诗经》文化研究推广、北学历史传承等议题深度交流,共探地方文化与学术研究融合路径。

考察团由省社科院北学研究院组织的院内外专家学者构成,此行核心是调研沧州地区《诗经》文化遗迹与北学历史人物相关遗存。当日下午,考察团在相关负责人陪同下,先后参观了生物标本馆与齐越教育馆。在齐越教育馆内,齐越传媒学院教师沙莎详细讲解展馆历史沿革与展陈内容,生动解读齐越精神与地方文化传承的内在关联,引发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

座谈会上,齐越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潘治钢致欢迎词,介绍学校地域文化研究的办学特色,重点介绍了文学院、齐越传媒学院在《诗经》文化整理与传播上的成果。他强调,沧州是《诗经》文化重要发源地,高校需扛起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使命,期待与北学研究院建立长效合作,共推学术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

河北省社科院北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梁世和说明此行目的,肯定沧州师院在《诗经》文化与北学研究领域的扎实基础。双方学者围绕《诗经》当代传播路径、北学历史人物思想时代价值、高校与科研机构协同研究模式等展开热烈讨论。

座谈会上,文学院院长王金萍介绍学院《诗经》文化研究的系统工作,孙云英教授分享《诗经》教学推广实践经验;齐越传媒学院副院长白晓清概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团队撰写的《诗经诵读指要》,教师穆金雨介绍周末《诗经》品读会、大运河研学基地推广及“南川弦歌”等“《诗经》+”系列活动,展现高校将经典文化融入实践的创新探索。专家们建议,可通过诵读推广、数字文创、校地联动等方式,让传统经典焕发新活力。




交流期间,齐越传媒学院院长张海燕向考察团赠送《诗经诵读指要》《语助乡村振兴》书籍及《诗经》中的廉洁文化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凝聚着师生在《诗经》音韵研究与实践应用中的心血。梁世和代表考察团回赠《畿辅先哲祠崇祀先贤牌位》与《北学研究辑刊》,为双方学术交流增添浓厚文化氛围。

河北儒学会常务副会长高士涛对沧州师范学院在《诗经》文化研究,尤其是“《诗经》+”推广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沧州师范学院将《诗经》与诵读实践、研学活动、廉洁文化等深度融合,既筑牢学术研究根基,又创新文化传播形式,让古老经典贴近生活、走进大众。这种“研究+实践”模式,为地方传统文化活化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校范例,也为河北文化传承创新注入鲜活力量。

此次交流是沧州师范学院深化校研合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研讨,双方明确了学术研究、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方向,为《诗经》文化传承、北学研究深化及地方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沧州师范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强化地域文化研究特色,为河北文化强省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